劳动育人 幸福见证——双流区实验小学举行劳动技能大赛
劳动育人 幸福见证
——双流区实验小学举行劳动技能大赛
“我是劳动小标兵”
秋日的凉风
伴随着金黄的银杏
吹进了实小校园
秋风起,劳动正当时
用劳动浇灌才能收获果实
马克思谈道:“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获取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人类文明起源发展的最主要手段。而学校作为育人的主场,更加深刻地明白劳动教育是综合育人的主要途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双流实小一直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培养完整的人的高度,积极探索幸福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与关键点位的突破。
双流实小的“我是劳动小标兵”劳动技能大赛来咯
2020年10月22日,双流实小全体师生齐动手,开展幸福劳动教育课程之“我是劳动小标兵”劳动技能大赛,旨在通过本次比赛,反馈学生劳动习惯养成、劳动认知形成、劳动技能水平达成情况,通过劳动促进全体实小人对幸福学生完整人生的关注和培养。
一、二年级
自理能力齐培养 整理书包我最棒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书包就像学生的“小小家”,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会按一定顺序整理书包,了解整理书包的方法,培养孩子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锻炼自我管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背着自己心爱的书包,带上书本和文具,蹦蹦跳跳地来到赛场,面对课桌上这一堆杂乱无章的书本和学习用具,看着他们自信满满的模样,整理书本时的方法得当,赛场上的不慌张……仿佛看见他们身后那一群老师日复一日对孩子们生活习惯的关注,以及劳动能力的培养,仿佛一睹家校共育和谐的篇章。
面对桌面上杂乱无章的课本
一、二年级的银杏娃们
自信满满,丝毫不畏惧
端正坐好,静待开始
比赛开始啦
瞧!比赛现场可激烈了~银杏娃们都想争做“劳动小标兵”!
别着急,别慌张
有序整理,装进书包
报告!我完成了
真是为各位银杏娃的速度点赞谁能获得“书包整理小标兵”的称号呢?
小评委们来投票了
通过检查同学们的书包
对自己认为整理有序的小朋友
投上了自己的一票
老师,老师,快看看我整理得怎么样?
老师也加入成为评委的一员
一一查看同学们整理的书包
三、四年级
自理能力齐培养
收拾衣物我在行
古语亦曾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系鞋带、叠衣服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可是,在此过程中习得的却是方法,系鞋带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将衣服叠得整齐美观能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三、四年级的小朋友手拿衣服和裤子精神抖擞地走上了赛场,孩子们有条不紊地将衣服平铺,扣好纽扣,把衣服一边折起来,再把袖子折起来……看着他们熟练的模样,我们知道,幸福劳动教育课程已在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孩子们心中。
等不及啦!让我们一起看看三、四年级的银杏娃们比赛现场战况如何!
比赛前
老师们为同学们讲解了比赛规则及标准
同时进行了衣物整理方法的演示
叠衣服
平铺、折叠、再折叠
一件件衣服在同学们的手下
变得整整齐齐的
不愧是上过实小
幸福劳动教育课程的银杏娃
我们完成啦
我们叠的衣服够整洁吧!
同学们还进行了系鞋带比赛,让我们看看同学们有什么系鞋带的好方法。
小评委
又“上线”啦!
同学们完成后
小评委们对同学们的整理进行了评价
左右滑动查看
五、六年级
自理能力齐培养
家庭劳动我先上
家庭劳动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家务事,孩子每天参与家务劳动,能够有效消除孩子的依赖性,增强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五、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手握食材,斗志昂扬地进入了赛场。猜猜他们今天比的是什么呢?
点我查看比赛内容
五、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对于摘芹菜、剥蒜、处理蒜苗和葱,那可真是不在话下,让我们一起一睹下他们的风采展示吧!
看我处理蒜苗和葱,是不是很干净
在场的专家评委和学生评委连连称赞!
在场的专家评委还为同学们
进行了演示
而更为可贵的是,厨余垃圾绝不落下。一个个孩子,从一年级的小不点成长为一名为家庭分担的一员,这一路走来,闪烁着劳动教育的独特光芒。
家庭劳动
自理能力齐培养
家校共育融力量
家校心连心,共育幸福之花。家长是孩子们特殊的老师,家庭是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银杏娃们在家中也将劳动践行到底!
整理书包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书包自己收拾
快来跟着下面这位同学的步骤一起整理下自己的书包吧!
左右滑动查看
整理衣物
当然还少不了帮助爸爸妈妈
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摘菜、剥蒜样样行
劳动小能手
银杏娃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
为自己和家人营造了幸福生活
同时也让自己拥有了幸福生活的能力
养成劳动好习惯
我劳动,我快乐
爱劳动,惜成果”
此次劳动技能比赛是学校幸福劳动教育课程整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掠影,它不仅展示了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劳动教育携手的成果,更是打通了家庭劳动与学校劳动、班级劳动实施渠道的一个平台。未来的日子里,全体实小人定将持之以恒地走在幸福劳动教育的路上,积极实现“五育融合”,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