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规范化、多样化大邑县助力垃圾分类新时尚
精细化、规范化、多样化大邑县助力垃圾分类新时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精细化、规范化、多样化”为重点,以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发动、凝聚共识,以点带面、滚动发展,构建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格局。
一、围绕规范化,全面形成垃圾分类工作合力
(一)以制度健全管理机制。2020年初,该局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印发大邑县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的通 知》、《关于印发大邑县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把生活垃圾分类与乡村振兴、示范社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城有效结合,制定完善的推进制度和考核办法,逐步实现部门联动有力、协调统筹精细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机制。
(二)以社区搭建联络机制。根据辖区划分,以社区管理为依托,逐步辐射到小区、商业街、综合体等全区公共业态,开展联动。定时通过电话沟通、上门走访、联动整治等方式加强宣传、指导与监督,做好社区(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三)以执法夯实保障机制。借助“百日攻坚”等专项整治行动,坚持“督查与办案结合,督查与压责结合,督查与宣传结合”原则,推进垃圾分类督查工作。截止11月,执法大队查处餐厨垃圾桶沿街摆放60余起,油渍污染地面6起,偷运餐厨垃圾违法行为5起,下发整改通知书10份,暂扣偷拉餐厨垃圾车2辆、罚款4200元。
二、围绕精细化,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全面覆盖
(一)以优化“前端”为切入点。垃圾分类以社区为主战场,今年按市分类办要求,在我县确定在晋原街办开展市级生活垃圾分类整体示范片区建设试点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社区治理在全县各镇(街道)同步启动生活垃圾示范村(社区)、小区(院落)的创建,晋原街道官渡社区官渡佳苑小区已基本完成示范小区创建;以示范社区、示范小区为典范引领,逐步带动全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以量化“中端”为着力点。截止目前,全县本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院落、物业管理小区、集中安置区共有485个,统一配备“四分类”垃圾桶,要求小区优化分类垃圾桶点位布局,垃圾桶每日清洗、定期消杀。配备分类运输车辆共37辆:可回收物运输6辆、餐厨垃圾运输车26辆、其他垃圾运输车5辆。全县城镇社区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累计覆盖率为86.2%;全县党政机关、军队单位、学校、商业综合体、医院生活垃圾分类全部实现100%全覆盖。
(三)以强化“末端”为落脚点。垃圾分类处置是关键,在我县设立大件垃圾拆解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提高垃圾资源再生利用水平;设立有害垃圾暂存点,将有害垃圾收集到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暂存;其他垃圾统一运送到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日产生量约25吨的餐厨垃圾收运外包服务,已于2019年11月通过公开招投标正式开始运行,正在同步推进日处理量达1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
三、围绕多样化,无限延伸垃圾分类长效抓手
(一)以智能化推广循环经济。我办采取全密闭、零接触式生活垃圾智能化回收模式投建了62个生活垃圾分类自助投放点,群众只需通过扫码租袋、扫码绑袋后将收集到的回收物自行投递到回收箱,回收物由企业统一收运到分拣中心消杀分拣,再将相应收益通过绑定的微信账户发放。关联微信小程序,每袋回收物的分拣情况、资金明细、资源回收总数、群众参与数据、垃圾节能减排量、历史各项数据都能追根溯源,群众坐在家中都能参与垃圾分类。
(二)以整合化破局“大件”难题。2020年9月,通过政府公开招投标的形式采购大件垃圾处置服务。城区大件垃圾将由各环卫公司运送至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处置,各镇(街道)的大件垃圾将由其自行运至大件分拣中心进行处置。群众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上门收取、自主投放等方式实行大件垃圾“一站式”回收。
(三)以多元化营造宣传氛围。一是在各示范小区配置智能及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箱,主动践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同时通过对各镇(街道)开展垃圾分类业务培训、垃圾分类内部督查等形式形成垃圾分类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阵地优势,在微信、微博公众平台将垃圾分类日常工作及时推送。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对厨余垃圾产生单位、收运单位、处理单位和广大市民开展广泛宣传,增强产生、收运、处理单位及从业者遵纪守法意识,规范厨余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行为;宣传绿色、健康、环保生活理念,提倡合理膳食,倡导广大市民践行“光盘行动”,通过积极推行净菜上市、改进食品加工工艺等,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最大限度实现厨余垃圾源头减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增强市民环境意识、监督意识,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
(大邑县综合行政执法局)